资源产量是基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而游戏进程推进,资源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要求玩家必须建立高效的采集与分配体系。采矿平台的战略部署是中期破局关键,高级平台可覆盖22区域并提供25%效率加成,同时允许矿车直接上交资源至平台,大幅减少往返时间损耗。需优先选择金属矿点密集区域建造平台,并确保覆盖至少3个高级矿点以平衡晶体与重氢需求,平台范围内建议配置两队中型矿车同步开采。
工程舰编队优化直接影响基础采集效率,中型矿车需搭配AC721通用型运输舰扩充仓储容量,将单次采集时长延长至50分钟以上以接近理论最高效率。矿车技术点分配应遵循1采集加速+2仓库强化的优先级,后期溢出技术值可补充移动速度。当基地升至8本后,需逐步将小型矿车替换为大型矿车,虽然单舰指挥值消耗翻倍,但95000的基础仓储和8万/小时的采集速度能显著降低计划圈占用压力。
资源对接机制需要精细规划,通过前哨站连接高等级矿点后迁移基地,可获得稳定但低于自主采集的被动产量。该策略适合金属紧缺阶段,但需注意连接后矿点将禁止采集,建议仅对边缘低效矿点使用。采矿平台范围内的矿点等级压制特性允许中级工程舰开采5级矿,这种技术代差优势应充分利用,在平台边缘部署高速侦查舰可缩短工程舰曲速航行距离。
舰队后勤保障体系不容忽视,预制模块无法在战场维修的特性要求玩家保持至少2个空闲工程局待命。撤退返航的受损舰队必须立即召回维修,缓慢移动的残骸会暴露基地坐标。封锁任务虽然能自动刷野获取经验,但可能引发工程船劫掠事件,内圈高辐射区相对安全。建议3-4名玩家组成采矿联盟共享矿区,既能应对敌对抢矿行为,又可分摊高级平台建设成本。
技术储备的持续积累是应对产量瓶颈的终极方案,通过每日任务和活动获取的电子货币应优先购买工程舰蓝图箱。未央理财计划的3200紫币回报率值得投入,而比邻星币需谨慎用于抽取战斗舰船。中立1级据点作为护卫舰经验副本,55万次经验收益可观但需控制攻击节奏,保留基地不摧毁可实现经验循环获取。科研基地的定向研究能解锁载机护航艇等特种单位,这些单位对中型舰的针对性打击可有效保护采矿作业。